「 寄託/解脫」賈伯葉.德布朗格個展

「 寄託/解脫」賈伯葉.德布朗格個展


賈伯葉.德布朗格個展「寄託/解脫」,靈感來自於喬治.撒瑪納扎的著作《福爾摩沙變形記》,並融入藝術家在台灣生活的經驗。展覽如同一個複合媒材裝置,創造出尺度和感知都被扭曲的心理空間。

「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」許家維個展

「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」許家維個展


「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」這不為人熟悉的單位是許家維此次個展名稱,是極富深度歷史探源的系列,透過其中所涉及的科學及工業發展的變遷脈絡,發展出三件迥異但卻相互交織的錄像裝置。

「墨彩・塵外」郭博州藝術展

「墨彩・塵外」郭博州藝術展


從個人的創作歷程來看,郭博州從寫實、半抽象到超越形式的風格轉變,象徵其不斷自我跨越的歷程,自我與個性已成為歷史名詞,墨象藝術所指涉的,更貼近於生命、時序本質的自然流露。

「寫生」陳慧坤百壹紀念展

「寫生」陳慧坤百壹紀念展


陳慧坤的創作融合中、西、日、台諸多元素,秉持熱情鑽研東洋膠彩、中國水墨、西洋各畫派精神與技巧,一直到七十歲希壽後自成一格,展出眾彩煥發和鳴的獨特畫風,是同時代其他畫家無可比擬的。

「風景 · 意象」台灣前輩藝術家聯展

「風景 · 意象」台灣前輩藝術家聯展


本次「風景・意象—台灣前輩藝術家聯展」集結了十三位台灣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前輩畫家,從展出畫作中,可以欣賞到繪畫藝術裡的美麗寶島,風格簡樸而色澤優美,展現引人入勝的自然風情。

「對景觀心」林煒翔個展

「對景觀心」林煒翔個展


藝術家林煒翔以自然界的景物做為自我的象徵、寄託個人對自然的嚮往與傾慕;透過物象的安排,傳遞自身在生活中與大自然親近、交往和對話的真誠體驗,同時投射個人的心緒、訴說無以名狀的內在感受。

「走路會到的地方」羅喬綾個展

「走路會到的地方」羅喬綾個展


孩童的面容為羅喬綾2009年至今繪畫的主題,成為母親後有了重要的轉捩;這個體驗對於女性生命是極度衝擊的翻轉,從孕育過程適應與他者共存一體,再次觀看人類從誕生到行為能力建立的成長過程。

「包裝一場荒謬」黃頤勝個展

「包裝一場荒謬」黃頤勝個展


此次個展透過「包裝」的手法,面對無所不在的有形、無形宰制並進行視覺性反諷,藉以彰顯個人美學的自主性,顛覆既有藝術價值體,建構所謂當代寫實的視覺「真理」,達到「美學轉化」目的。

2016大內藝術節-不在場的氣息

2016大內藝術節-不在場的氣息


大內藝術節期望將藝術與生活結合,讓它開始進入街道、走進日常生活,使藝術成為公眾共享的一部份。透過五感的再詮釋,試圖讓一般大眾可以更理解藝術在當下的不同面貌,看見藝術所發出的那一道光亮。

「微量裂解的總和」林宏信個展

「微量裂解的總和」林宏信個展


此次個展作品,藝術家試圖變異並裂解影像與繪畫的邊線,大量地利用影像處理效果,置入繪畫之中;抽離並改變色調,畫面背景被刻意地解構與簡化,幻化了城市的喧囂。

「瀚墨芳華」李重重個展

「瀚墨芳華」李重重個展


此展覽為李重重於尊彩的第二次個展,匯集了1992-2016年間其難得一見的水墨人物畫,裸女神韻自然而生動,是令人驚豔的早期畫作;另一系列則是從四季山水中,心境領略而出的抽象水墨畫群作。

「看不見的聲音」蔡坤霖個展

「看不見的聲音」蔡坤霖個展


蔡坤霖希望跳脫以往只處理「聽覺介面」,進而跨展至「環境」,這個藝術家長久關心的議題,並嘗試將「聲音」定義,延伸到視覺領域。藝術家相信,不斷修正且開放的感知,才能理解事物的全貌。

您的姓名 〈需填寫〉

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〈需填寫〉

您的行動電話

您的需求與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