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包裝一場荒謬」黃頤勝個展
- 十月 19, 2016
- 展覽
- 展期:2016.11.04. Fri. – 2016.12.04. Sun.
- 開幕酒會:2016.11.04. Fri. 6:00pm
- 媒體預展:2016.11.04 Fri. 12:00pm
- 參展藝術家:黃頤勝
藝術家黃頤勝的創作以「旁觀者」的角色來進行參與,冷靜、專注而保持距離,故而在其作品之中,並無掠食者與獵物的生死搏鬥或不同物種間地盤爭奪的激情場面,反而更加注重描寫隱藏其中、有如隨時爆破的彩色氣球或乘坐雲端般的危險性和緊張感。
此次個展透過「包裝」的手法—亦即法蘭克福學派學者馬庫色(Herbert Marcuse,1898-1979)敘述「虛構」世界的營造,面對無所不在的有形、無形宰制並進行視覺性反諷,藉以彰顯個人美學的自主性,並在顛覆既有藝術價值體系的前提下,建構所謂當代寫實的視覺「真理」,達到具備社會性對話基礎的「美學轉化」目的。或許,此種吹彈可破的「表面張力」,正是他對當今社會人性價值的稀薄所下的個人註解,一種「以生活經驗為藍本」的隱喻劇場或故事文本,真實而冷血。
在作品裡虛構一個以麻雀為主的故事,牠們都是有趣地存在著,所以不論說些什麼,一切都有詼諧包裝著;包裝,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狀態,只要是與人相關的一切行為,感覺都脫離不了「包裝」。有如兇猛的掠食者得以以平靜而優雅的外表隱藏內心的貪婪、慾望及暴力攻擊,瘦小獵物亦可同時被誇大成與掠食者相同的體積大小,成為得以抗衡的個人或群體,完成弱勢者的反攻。我們可以說,黃頤勝企圖藉由此種矛盾共存、人我相依的「異境」景緻,形塑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,展示其對生存戰場、社會現實中種種光怪陸離現象的自我投射,尤其是對生存競爭及其荒謬性的關注。於此,藝術家因為建構視覺性論述、對話機制,不僅因此「成為」社會的一部分,更使其社會實踐得到落實的可能,化解了自身走向通俗、暢銷與難以融入群眾的兩難。
黃頤勝,1981年生於台灣高雄,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(MFA)。研習寫實繪畫多年,擅長較為細膩的表現手法,慣用較為平緩隱喻的方式鋪成述說。希望創作能混攪某種清淡卻寬廣的想像空間,讓所有觀者能知道自己正踏入一片安靜無擾的淨土,能夠冥想或稍作喘息。 2012年於尊彩藝術中心舉辦首次個展「那天我開了一扇門」。作品曾於日本大阪、香港、倫敦、上海以及台灣地區展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