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澄波


台湾第一代西画家陈澄波,为台湾美术最具代表性人物。他是台湾画家中入选「帝国美术展览会」(简称「帝展」)的第一人,更由于他对艺术创作的投入与成就,以及对台湾美术运动的推进与宏大贡献。

陈澄波出生于乙未割台之年(1895),父亲陈守愚先生是一位精通汉学的清末秀才;尽管童年生活主要是由祖母照顾,但陈澄波仍从父亲身上传承了深厚的汉学基础与文人特质,日后都成为他艺术生命重要的养分。1917年台北国语学校毕业后,分发母校嘉义第一公学校、水上公学校服务。于1924年,服完六年义务教学后,前往日本留学,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。1926年,东京美校三年级,以《嘉义街外》一作,入选第七回「帝展」,为台湾油画家入选之第一人,震撼全国;1927年,以《夏日街景》再度入选。同年,本科结业,再入研究科深造。1928年,作品《龙山寺》也获第二届「台湾美术展览会」(简称「台展」)特选。

1929年,东美毕业,在日本文部省推荐及留日中国画家王济远(1893-1975)邀请下,前往上海任教,先后担任“新华艺专”西画科主任教授,及“昌明艺专”、“艺苑研究所”等校西画教授及主任等职。此时,也担任上海市全国训政纪念综合艺展审查员、国民政府日本工艺考察团委员、上海市纪念训政全国美展审查委员等职。1932 作品《清流》代表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世界博览会,同时入选全国十二代表画家等。其间,作品持续多次入选「帝展」及「台展」特选。1932年获「台展」无鉴查展出资格。

居沪期间,陈澄波教学相长、奋力创作,留下许多大幅力作,均呈现特殊的现代主义思维。同时,他也积极参与新派画家活动,如「决澜社」的发起及筹备会议。他生性活泼、热情大方,与传统国画家和新派画家均有深厚交谊。

1933年的128事变(又名松沪战争)使陈澄波返台,全心投入台湾的艺术发展,邀集同好组成「台阳美术协会」,每年举办年展及全岛巡回展,推动美术提升及普及的工作,对于台湾30-40年代的艺术文化影响深远。个人创作亦于此时迈入高峰,色彩浓郁活泼,充份展现台湾林木蓊郁、地貌丰美、人群和善的特色。

2014年是台湾前辈画家陈澄波先生120岁的诞辰,大型的纪念展,从台南、北京、上海、东京一路巡回,以国立故宫博物院作为整个活动的最后总结;取名「藏锋」,意在凸显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水墨思想影响的杰出艺术家,如何在作品中吸纳东方绘画的特质,在中西融合的课题上,作出贡献。

CV

大事记

您的姓名 〈需填写〉

您的电子邮件信箱 〈需填写〉

您的行动电话

您的需求与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