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再鈐,1928年出生於中國福建,1949年移居台灣,就讀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(今台灣師範大學)美術系。自幼生長在書畫世家的李再鈐,祖父李霞與父親李璧都是書法大家,造就他深厚的書法造詣。他的作品形式源自於中國傳統書畫,之後以西方的邏輯思維和美學觀念呈現。1970年代,李再鈐接觸極簡藝術(Minimal Art)觀念後,轉為探討幾何造型的表現形式;他認為事物的「數」與「形」,必有一種合乎邏輯的組合秩序,可以因循、安排,重現空間美學的內涵。他結合美學、哲學和數學的三元關係,試圖將形而上的思維融入抽象形式之中,使作品流露出一種絕對的單純與靜謐之美。李再鈐為五形雕塑小集的一員,其他成員包括陳庭詩、楊英風、朱銘、邱煥堂、郭清治等,皆是台灣當代立體造形藝術的代表性雕塑家之一,引領了台灣雕塑藝術發展。